男甲与女乙,从小青梅竹马到长大一起读书工作,关系一直不错。这天,男甲鼓起勇气向女乙提出明确恋爱关系。女乙很恼火:“我把你当大哥,你竟存此心,以后咱少来往。”男甲与女乙从此分道扬镳。
男丙与女丁,相识五载,关系时亲时疏。女丁每每暗示,男丙死不开窍。女丁以为男丙无意,便与他人明确恋爱关系。这时,男丙顿足嚎啕,女丁亦后悔不迭。
男戊与女巳结为秦晋之盟,外人都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,可有谁知道竟是同床异梦,男戊养“二奶”,女巳亦“红杏出墙”,彼此责怪对方“背叛”。
诸如此类,是何原故?
原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距,从正到负共有9个等级:
每个等级中,还有上、中、下三个次等级。
这里,必须着重说明:
首先,心理距与物理距不同,存在着“双向距离的不等值”。物理距是等值的,比如,甲距离乙为10米,乙距离甲也一定是10米;心理距则不然,甲乙两人,甲对乙是+2,而乙对甲则不一定,可能是+2级,也可能是+3级,也可能是-1级。换句话说,甲对乙的心理距与乙对甲的心理距是不等值的。
其次,心理距亦存在着“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不等值”。比如,甲认为“我与乙的关系是+3级”,而乙则认为“我与甲的关系充其量+1而已”;但实际距离,可能与甲的认知相吻合,也可能与乙的认知相吻合,也可能与甲、乙的认知都不吻合。因此,必须排除外来干扰因素的个人的认知偏差,才能准确地把握实际存在的关系状态。
再次,心理距是动态的。心理距并非固定不变,在彼此的互动作用或外力影响下,心理距随之变化,甚至一天中,一次谈话中,也会有心理距的变化。
明白了人际之间的心理距,对男女关系的种种误解就不难理解了;而且要改善关系也就心中有数了。否则,纵有热心一片,亦难免空负痴心。